2009-04-30

如何備份 Windows Live! Messenger 表情圖示

Windows Live! Messenger 有一些自己匯入的相當可愛的動態表情圖示(我個人覺得,這應該也是它紅的原因之一),這些東西在重灌電腦前又該怎麼備份呢?
  1. 由於以下的操作過程中會遇到引藏屬性的資料夾,所以我們必須先關閉檔案及資料夾的隱藏功能,讓檔案總管可以顯示全部檔案。

    開啟「檔案總管」視窗,依序按下〔工具〕→【資料夾選項】,切換到〔檢視〕頁面後,點選「顯示所有檔案和資料夾」,最後再按下〔確定〕。

  2. 接著開啟「C:\Documents and Settings\使用者名稱\Application Data\Microsoft\MSN Messenger\你的MSN號碼\CustomEmoticons\」資料夾,其中「使用者名稱」就是你在 XP 中的使用者名稱,「你的MSN號碼」的部份則為你所使用中的MSN的帳號。

    開啟後,「CustomEmoticons」資料夾中的全部檔案就是MSN的自訂表情圖。

  3. 我們可以將全部檔案全選使其反白後,再按一下右鍵並點選【複製】,將「CustomEmoticons」資料夾中將全部的「.dat」檔備份下來,以後重灌完之後,我們只要將這些檔案在COPY回原來的資料夾中即可。

    註、其實,這些只是偽裝的檔案,實際的副檔案名是「gif」,如果想把這些小圖示用在別的地方,只要把「.dat」換成「.gif」就行了!

  4. 當我們重灌完電腦或重新安裝好 Windows Live! Messenger 後,只要將之前備份的檔案複製回「CustomEmoticons」資料夾中,新電腦中便可馬上恢復原來的可愛表情圖示了。

2009-04-28

這才是重點,小七點數&ColdStone 美麗華店


原本想說沒有希望的 7-11 活動點數,畢竟,NT$40 才一點
但,不知不覺間,竟然集齊了 20 點(而且還有多幾點出來)
不禁讓我想到,小七還真是撈$有術啊
~Simon&Medea @ 小七點數&ColdStone 美麗華店

誠如標題,這篇才是昨天的重點,我們在不知不覺間,集齊了 7-11 的活動點數,這個活動對我們的誘因,就是好久沒吃的 ColdStone 美式冰淇淋,由於天母店已經收掉了,所以我跟 Medea 只能跑去 ColdStone 美麗華店。

ColdStone 在美麗華的櫃位裡,內用座位並不多,我個人覺得內用的椅子很有特色

由於還是有排隊的人,也怕干擾到正在「表演」的 ColdStone 妹妹
所以我不好意思開閃光燈拍現場的狀況
只能拍我跟 Medea 在 ColdStone 的櫃內享用冰品 
我點的是有加脆餅杯的「愛戀巧克力」(右邊)
Medea 點的是「就是愛攪拌」(左邊)
~Simon&Medea @ 小七點數&ColdStone 美麗華店

如果有人問我對 ColdStone 的印象是什麼,我一定不會回答主力產品~冰品,而是在拌冰淇淋過程中耍寶的店員。

這應該算是 ColdStone 的特色之一,店員在客人點單時,會「唱歌」或來段「順口溜」,像我們之前點店內的「就是愛攪拌」,就會聽到「所有」店員來個「哼哼哈嘻」;點之前與奧運相關的冰品時,還會來個「魚兒魚兒水中游」。

並不止有點單時好玩,在攪拌冰淇淋時,店員還會玩冰淇淋拋出去,再用紙杯接住的戲碼。第一次去天母店時,還看到二個男生玩起互拋的戲碼,看得我跟 Medea 傻眼到忘了拍手。後來再去,我跟 Medea 有經驗,正想著一定要給人家肯定的掌聲時,天母店的店員竟然失手沒接到(可能太累),讓我們再次傻眼(伸出要拍的手慢慢縮回來,當然是不能拍了,慶祝人家『漏勾』嗎)

ColdStone 美麗華店也有這種特色,店員清一色都是很活潑的妹妹,講話比機關槍還快,點單的時候唱的是英文歌,由於太快,我只聽到像「We are happy family」之類的歌詞(又不是中國信託)。幫我們拌冰的妹妹在表演完接冰淇淋後,看著沒有反應的我跟 Medea,還挺失望地說怎麼沒給個掌聲?我必需跟那位妹妹說聲 Sorry,畢竟我們看過讓人印象更深的互拋特技,還想說會不會有更炫的招術出現,怎麼知道妳來個標準的拋接就結束了?

當然,除了店員有特色外,ColdStone 的冰也不錯吃,雖然 NT$160 左右的價位不算低(中杯),但衝著 7-11 齊滿點數買一送一的優惠,我跟 Medea 才會麼勤勞地大老遠地跑去內湖吃。


ColdStone 美麗華店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敬業三路20號(美麗華B1)

CASA DELLA PASTA 大直義麵坊


義麵坊位於大直的住宅區內,若不是開放式的圍欄,很容易讓人家以為是弄得不錯的民宅,而忽略過去。
~Simon&Medea @ CASA DELLA PASTA 大直義麵坊

說來好笑,這間在大直屹立不搖,鼎鼎有名的超有名平價義大利餐廳,我跟 Medea 竟然是因為去內湖美麗華「順路」,才第一次來這裡用餐(註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集齊了 20 點的 7-11 活動點數,為了可以去 ColdStone 買一送一(註二),才特別選了這間順路的餐廳。

之前就有聽說這家店好吃又大碗,是間不可多得的人氣店,但我跟 Medea 一直對它不是很有興趣(被天母 La Pasta 養挑了),趁這個機會,就來嚐嚐大家都推廌的店是如何地一個好吃法。
招牌上很清楚地註明了店家的營業時間&相關資料

一到門口,就看到店家公開自已用的食材,標榜用的都是進口的高級品。
我個人對那塊巨大的起司比較有興趣,可惜,我跟 Medea 的兩口之家,與之無緣。
~Simon&Medea @ CASA DELLA PASTA 大直義麵坊

店內走大氣的現代風格(怕不小心讓其他用餐的人入鏡,所以沒有放上來),是我個人喜歡的 Style,走道&座位設計得算是寬敞(La Pasta 在這點輸很大),可能是因為 Medea 早下班,我們到的時間還不是下班族出沒的時間,所以沒排到什麼隊,一下子就有座位了。
我跟 Medea 這次點的餐點:
炸花枝卷、義大利肉醬麵、青醬磨菇雞肉筆管麵&冰紅茶二杯
有趣的是,每上一道菜,店員都會用「指甲」在把那道菜劃掉(我忘了拍了)
從某個角度來說,這算是環保吧?
~Simon&Medea @ CASA DELLA PASTA 大直義麵坊

出餐的速度真的很快,水才上沒五分鐘,開胃菜炸花枝圈就上來了,這是我看 Blog 裡人家吃過覺得不錯的,反正難得來一次,點來嚐嚐(對吃,我向來花錢不手軟,也常常造成同事誤以為我很有錢 Orz ...)

開胃菜炸花枝圈,剛上菜時的模樣
~Simon&Medea @ CASA DELLA PASTA 大直義麵坊

花枝圈炸得真的不錯,不但材料本身新鮮,炸得也不會太老(有的店可以把新鮮的花枝圈炸得跟橡皮圈一樣),算是道不錯的開胃菜,但以它的份量,要價 NT$120 似乎有點太貴了些。

Simon 點的青醬磨菇雞肉麵,我特地拍了雞肉的特寫(第二張) ... 呃,我自己承認這張很失敗 ...
~Simon&Medea @ CASA DELLA PASTA 大直義麵坊

炸花枝圈上來不到一分鐘(我才正要咬而已),我點的青醬磨菇雞肉麵就上來了,讓我頗有措手不及的感覺。青醬和磨菇的搭配不錯,並不會讓人覺得太過油膩(這是奶類醬料常犯的問題),雞肉出乎我意料得軟嫩,以一百多塊的價位,這盤麵的確是物超所值。
Medea 點的義大利肉醬麵
~Simon&Medea @ CASA DELLA PASTA 大直義麵坊

青醬磨菇雞肉麵在我跟 Medea 努力吃了半盤左右(麵名還挺繞口的,複製貼上真是寫 Blog 的好朋友),Medea 點的義大利肉醬麵出現了,看起來賣相不錯,麵條也是 Medea 喜歡全熟又不爛的口感,但我們都覺得醬料的味道不夠,義大利肉醬麵可以說是義大利麵的基本元件,以 Medea 這盤來說,不及格!沒有像我的青醬磨菇雞肉麵般給我有點驚訝的感覺。

我忘了把紅茶的照片放上來,以一杯 10 塊的紅茶來說,它也真的算是物超所值,只是不太合我跟 Medea 的口味。
補上櫃台的樣子,整家店都是走這種風格,沒去過的人可以自己想像一下
~Simon&Medea @ CASA DELLA PASTA 大直義麵坊

坦白說,我覺得義麵坊的確是間不錯的義大利麵店,挺適合學生族群,價格算是合理,也有一定的水準,但卻沒有網路上推廌的這麼棒,許多人在 Blog 裡認為它比天母的 La Pasta 好吃許多,我覺得是過譽了。

以我跟 Medea 的口味來說,我們還是比較喜歡 La Pasta 忠誠店。

CASA DELLA PASTA 大直義麵坊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北安路621巷34號
電話:(02)8509-5717(四人以上才接受訂位)

註一、其實,在幾年前我們是有機會去吃的。Medea 的好朋友小內,之前曾經約我們要來這裡吃,但不知道為什麼,等我們到的時候,卻是間「泰式料理」,原來是小內不知道為什麼失心瘋訂錯餐廳,才錯過這間店。

註二、原本 ColdStone 在天母是有店面的,但可能因為租金太貴,所以收掉了,枉費我跟 Medea 已經在那裡拿到九折的資格。

2009-04-27

B2D 最容易上手的 Linux 中文 Server 系統


不熟 Linux,又想要自己架設伺服器的一個福音,因為這個系統有點類似 Knnopix 的 Live Linux,大多的功能都是調校好的,對不懂 Linux 的人來說,真的很方便(當然,基本的概念還是要有啦,不然還是會玩得很痛苦)

B2D 的核心是 Debian Linux,是套較沒有花錢在打廣告的 Linux 系統,在 Simon 的印象裡,Debian 有點封閉,但也是因為它封閉,所以穩定。不過,對於常碰 RedHat 跟 Mandrake 的人,它實在是不太方便(沒有 RPM 就夠煩的了)

之前我有做過 B2D 的實驗(以前的 Server),對 Linux 有點概念的人用這套已經調校得差不多的系統來建置實在是很方便(就像給會開車的人一台好車一樣 )

一張光碟,沒什麼廢物,都是很實用的套件(我個人就覺得龐大的 RedHat Linux DVD 裡有不少東西,是用不到的),各項套件也可以透過 apt 做更新,真的很不錯。而且,最常用的設定值都己經設好了,只要準備好 IP 跟 Domain,系統裝完,基本的 Apache、PHP、MySQL、SSH、PostFix、Samba、SSL 都設定完成(連 Open Webmail 都設好了),對沒有時間去學系統建置的人是很方便的!

我把 B2D 官網的介紹引用了一部份下來,大家可以更加了解一些這個計劃的用意(原文點這裡

B2D 主要在於 "嘗試實證" 以下構想雛型:
  1. 小而美。
  2. 安裝容易。
  3. 中文環境佳。
  4. 先採用 debian 套件(apt-get),它日再發展成自己的套件庫。彈性大,採用模組化架構,可任意拆裝變形加入創意。
  5. 多用途:桌面、工作站、伺服器、無碟電腦教室應用。

2009-04-26

Unicode 補完計劃


常常發現在 Windows XP 裡會有檔案名字無法顯示其他國語言的狀況,最明顯的是簡體字及日文(韓文我不懂,平時也不常碰,但應該也會有一樣的狀況)

如果檔案想要以簡體字命名,常常到最後就會出現 ??? 的名字,為什麼會如此?這牽扯到了一段電腦界的歷史故事,但,這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我們要討論的是如何解決這個狀況。

為了解決不同語系之間資訊交流的問題,有一種技術存在,叫做 Unicode。

事實上,Windows NT/2000/XP 的系統核心就是 Unicode。

簡單的說,Unicode 是一個超大的文字庫,它蒐集了世界上所有語言的大部分文字,而收錄在同一個文字庫裡,包括 繁/簡體中文、日文、韓文,以及許多想不到的語文,因為 Windows XP 使用 Unicode 作為核心,所以理論上,Windows XP 應該可以同時處理世界各國的文字,在 Unicode 裡,無論是英文還是漢字、假名,每個字都是兩個 bytes(位元組)

如果用這種方式,就可以讓 Windows 認得各國語言的文字了,很棒吧,而有一群熱心的高手聯合制定了一份類似字集的東西(這樣講比較好懂),就是所謂的 Unicode 補完計劃。

簡單的說,這個套件是用來修改 Windows 裡 BIG5 與 Unicode 之間的對應關係,把 BIG5 的日文假名字碼,對應到 Unicode 的正確日文字碼上,而不是微軟一開始對應到的造字區。

這種做法,跟以往使用造字檔等方法不同,等於直接徹底改進當時微軟沒有承認倚天擴充字集裡日文假名的問題。因為直接把這些假名對應上了 Unicode 的日文部分,所以你不用安裝字型,就可以直接使用 Unicode 的日文字型看到假名。

而且因為他轉成 BIG5 後,還是存在 BIG5 倚天擴充字集的位置,所以你製作的所有文字檔、網頁,或是別人的文字檔、網頁,還是可以沒有問題的交流。

最明顯的差異,就是 Windows 對其他語言檔案名字的支援能力強了很多(不信,拿 Nero 去試試,沒裝 Unicode 補充包前,能不能完整地燒出簡體字的檔案),這也是 Simon 介紹的原因。

Vista 這方面我不太清楚,但 Windows 2000、XP 最好安裝這個補完計劃的程式,對其他國語言的支援能力會比較高些。

2009-04-24

Excel 2000 裡「SYLK:檔案格式無效」

之前在駐點的公司曾碰到一個很神奇的狀況,有一位 User 反應說在 Excel 打不開 .CSV 的報表,而且會一直出現一個錯誤訊息:「SYLK 的檔案格式無效」。

說來奇怪,這個檔案明明就是純文字轉成 CSV 的檔案,標準的資料用逗點做分隔而已,但笨笨的 Excel 2000 卻一直硬是把這個 CSV 的報告當做 SYLK 格式的檔案(我用 Notepad 開都沒有問題 )

在請教過 Google 大神後,我找到了答案(原本的網址已經不見了),我引用原文如下:

Something I stumbled across trying to return a *.csv file to Excel 2000: If the very first text in the file is "ID", Excel will ignore the file extension and attempt to read the file as a SYLK (Symbolic Link) file format.

Just wanted to share this hidden tidbit, in the off-chance that it may save somebody else pain.

-- Rob Storrs, February 15, 2001

大致上的意思是:只要 CSV 的檔案是以「ID」開頭的,Excel 就會把它當做是 SYLK 的檔案格式(真是聰明的程式),我自己實驗了一下,真的只要把 ID 二個字改掉,就沒有問題了,真是令人絕倒啊!

註一、
SYLK 即為 Symbolic Link 的縮寫。
在 Excel 中,SYLK 類型的檔案含有 macro,假若在 Excel 97 或 Excel 2000 內開啟此類型檔案,檔案內的 macro 會在未通知使用者的情形下被執行,這個 macro 命令可以是使用者在電腦上所能執行的任何命令。

註二、
這個問題在 Office 2003 裡已經解決,但仍會出現警告視窗,警告的內容還是一樣!所以放上來記錄一下。

稻庭麵食堂

Simon&Medea @ 稻庭麵食堂

自從看了 Discovery Travel&Living 的「古怪食物」後,我跟 Medea 就有種被主持人 Andrew 帶壞的情況,只要聞到不錯的香味(這真的是經驗值的累積,現在只要聞香味,就大概知道這家店好不好吃,精準度在 80% 左右),就會去嚐嚐看。

這間稻庭麵食堂也是這樣無意間發現的,在某天買自助餐後回家的路上,我跟 Medea 騎著已經快壽終正寢的摩托車,突然聞到一股麵點的香氣,可惜那天下雨,我們又買好自助餐,所以只能先記得這個香味的大概地點,改天再來找。

沒想到,對吃極為執著的 Medea 在昨天就提議下班後去尋找這家麵店,沿著上次的路線,我們果然在差不多的地方停了下來,香味的來源,就是這家「稻庭麵食堂」。
一直很忙的老闆,從我跟 Medea 下單到閃人
他跟老闆娘都處在幾乎是忙不過來的狀態
Simon&Medea @ 稻庭麵食堂

雖然是間不太大的店,但看起來算是乾淨明亮,店裡內用的人也算多,外帶的也不少,真的是間生意很好的店,看來,我們這次有口福了。
Simon&Medea @ 稻庭麵食堂

看下方的圖就知道,我跟 Medea 注意的就是前方鍋裡的東西,所以我們點了店裡的乾拌Q麵(細)、麻醬乾拌麵(粗麵)、燙青菜、百頁豆腐&滷大腸頭。
看這張照片更可以感受到老闆&老闆娘忙錄的狀況
Simon&Medea @ 稻庭麵食堂

我跟 Medea 是外帶,所以現場吃,可能滋味更棒,這是家挺值得一試的店,接下來是我在家裡拍的照片,幾乎每張相片裡我都會寫些簡介,所以就不多做額外地說明了。
這是我點的麻醬乾拌麵,雖然老闆娘很細心地多放了點湯,但,麵仍舊是把湯汁吸得乾乾淨淨 ... Orz ...
不過,味道還是不錯,現場吃一定更棒

Medea 點的乾拌Q麵,我們一致公認「好吃」,比我的粗麵還好吃(我的還比較貴 Orz)

味道很奇妙的大腸頭,雖然是用滷的,但卻沒有太過油膩的感覺,好吃

百頁豆腐,跟難吃沒有關係,但我們的評價不高,可以試試

燙青菜,我跟青菜向來感情不好,若不是被逼,是不會點的 ...
Simon&Medea @ 稻庭麵食堂

稻庭麵食堂
地址:(104)台北市中山區中原街 105-1 號
電話:(02)2562-2889

2009-04-23

講不聽的使用習慣

最近駐點的公司發生了一些事,大概可以歸類成二件事,一件我可以在旁邊看笑話,一件跟我有關,但我做得其實挺輕鬆的。

先講與我無關的好了(看好戲的心情,應該是每個人都有吧),大概是這個星期二吧,某 A 軟體大公司,宣稱接到 BSA(註)的通知,說我駐點的公司有「可能」安裝的軟體超過購買的數量,為了避免誤會,所以來詢問一下,順便推銷他們家查軟體合法與否的一套工具程式,搞得資訊部門不知道這位兄台是來推銷還是真的有收到 BSA 的通知。

話說,會成為 Simon 公司客戶的,基本條件就是「跨國大型企業」,這種企業是最最最重視智慧財產權的(自己家的東西都因為別人盜版損失不少,當然致力打擊盜版),在電腦軟體的購買數量方面,向來只有多沒有少,甚至會購買沒有限制的企業專屬版本。

沒想到,這麼正直的一個企業,竟然會有人打著收到 BSA 通知的名頭前來拜訪,當場,資訊部門就立刻「燒」了起來,撤查各辦公室&各大廠區的軟體購買與安裝數量是否符合(結果只能是購買數量>安裝數量),結果 ... 真的有一個廠區有使用者自己安裝 A 牌的最新軟體(這個廠區,已經不是第一次有這種狀況了,上次是內部查到,移除後就不了了之),由於是使用者自己安裝,所以不干我們公司的事,真的是在旁邊看好戲即可。

我真的挺好奇,是否真的會有什麼處罰出現,讓這個廠區的使用者乖一些?

========另一件跟我有關的分隔線========

星期二上班(這天真是個大兇之日啊),就接到了要幫一位C君救資料的案子(我老闆很緊張,星期一發生的硬碟故障,剛好我那天請假,他那天代我的班),這台機子並不算舊(DELL Latitude D430),使用一年不到,怎麼會發生硬碟故障的慘案?

詳細詢問了一下C君電腦使用的狀況,聽得我真的是搖頭不止 ...

我之前在寫 D430 的簡單評論時曾提到,這款機子推的是常外出的商用市場,訴求點是輕薄,容易攜帶,用的是低功率 CPU(Intel Mobility 1.2G C2D)、1GB 的記憶體、4,200 轉 1.8" 的小硬碟(這種規格,我常笑這間公司的 Global Sourcing,真是慷慨地讓人想掉眼淚啊),所以跟效能好是沒有關係的。

這個案子裡的C君不想等開機漫長的時間(開機不到三分鐘,關機不到四分鐘),所以都採用「待命」的模式,把 LCD 蓋上,讓電腦處在看似關機的低運轉狀態,等到達下一個定點時,把 LCD 打開,繼續原本的工作狀態。

看起來好像是很正常的使用方式,但這位C君是位業務,他的 D430 悶在包包裡的時間太長,導致電腦一直處在很熱的狀態,長時間下來,硬碟當然提前壽終正寢。

可能是我之前創造太多奇蹟,所以C君仍舊是眼巴巴地期望能否把他的資料救回來,但,這次我真的是救不了這種物理性的損壞(硬碟處在連型號都偵測不到的狀況),送去給人家拆磁盤也求不回來(因為有愚蠢的硬碟加密),這位C君只能乖乖地認命,當做是資料大整理。

在這中間,還有段很無力的對話如下:

我很好奇地問:「C君,你都沒有做備份嗎?」

C君很黯淡地回我:「有啊,但我忘記備份資料的加密密碼了」


我:「$%︿&*」

C君的案子到星期三早上才結束,因為他老兄位高權重,帳號都掛在美國,要等美國寄 Notes ID 給他才能設定 Lotus Notes。

正當我高高興興地結案,要享受悠閒的下午時,又一位A君有「一樣的狀況」,而且,他老兄從來沒有備份過(還跟我說他不會,也不知道資料放在哪裡),除了叫他自己保重外,我也有種無力感。

會無力是有原因的,台北的機子,都是我特別處理過的,不但是系統做過佳化(沒有最佳化過,這樣的硬體規格,再加上公司要求裝的傻瓜軟體,開機沒個五到十分鐘就有鬼了,日本的機子開機每台都超過五分鐘),也都把系統跟資料分開,硬碟切成二個分割區,所謂的C槽放系統,D槽放資料。所有的資料,我的文件、我的最愛、桌面,甚至是 Notes 全部都集中在D槽。

備份,就是把整個D槽拷貝到別的地方,結束。

這樣的設計,跟我說不知道資料放在哪裡?聽得我整個就是一個「火」,我不惜耗費時間做這些事,為的就是這種蠢蛋?那我還幫你做什麼磁碟分割?做什麼最佳化?弄得我在公司裡一副特立獨行,不照標準做法的樣子(實際上也是,換言之,兇名在外啊),真的是何苦來由 ...

既然自己不自愛,那也沒什麼好說的,大家照標準吧。

我只要傻呼呼地把系統跟資料都塞在同一個磁碟分割,反而快速省時,至於備份,就自己去記那些長不隆冬的路徑吧,我也不用管了。

註:BSA 全名是 Business Software Alliance,台灣商業軟體聯盟,簡單地說,就是推廣正版軟體,外加抓盜版的組織。

令我感興趣的新聞之二

延續上篇,最近另一個讓我感興趣的新聞,就是一位國際巨星發表的「太自由」言論,本來每個人都有發表自己言論的權利,這也沒什麼,但他老兄的言論,卻讓我想起了我喜歡碎唸一些奇怪觀念的老媽(有空再分享,真的是很奇怪,害得我要浪費不少口水去糾正她的觀念)

我家老媽,每當看到治安不好的新聞,我老媽總是會副懷念以前被「管理」得很嚴格的日子 ...

在這個時候,身為孝子的我,必定會跳出來糾正老人家過時&錯誤的觀念。

自由沒什麼不好,犯錯,只是自己不知節制,不知道做什麼事就該承擔什麼風險(簡單地說,行事不經大腦,沒有考慮到後果與自己相對應的責任),說穿了,是教育&政府法治的問題居多。而且,好好的一個人,放著自由自在的日子不過,卻喜歡「被管」,呃 ... 這真的很奇怪 ...

Evil Capitalism Heroes 的「這些奴與那些奴」,寫得比我想寫的還要來得辛辣,也清楚得多,我想到的與沒想到的,他都寫出來了,所以,看他老大寫的就好,我就不多寫來丟人現眼了(謎之音:『是你自己懶吧』)

2009-04-22

關於選購喇叭

這篇可以說是為了很照顧我的好朋友兼飯友~P大姐寫的 ...

在這之前,我個人推廌一篇文章「選購喇叭之我見」,我個人的看法跟作者差不多,選購自己喜歡的喇叭跟選電腦其實沒什麼二樣,也就是幾個步驟而已:
  1. 了解需求(先知道自己想把這組喇叭接到哪些裝置?聽什麼類型的音樂居多?家裡的空間能擺多大的喇叭?)
  2. 設定目標(別一昧迷信大品牌,多上網看看評比)
  3. 比價(上購物網站、拍賣網站或到這些音響店聚集的地方,開始玩貨比三家不吃虧的戲碼)
  4. 帶戰利品回家享受
我不會說大品牌不好,一個品牌能在市場下存活下來,一定有他生存的道理(市場淘汰機制是很殘忍的),或許它的品質並不太符合它的價格,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是「金耳朵」,可以分辨出音質純淨與否,大多數人要的就是聽起來舒服的喇叭。

先講一下我自己買喇叭的經驗,在買天母的小單位後,我跟 Medea 剛開始是先用以前的 Ozaki 二聲道喇叭先「將就」一下(雖然我是沒有音樂聽就會死的人,但口袋很淺,只好先將就一下),許多理工科的親朋好友在知道後,紛紛表達要幫忙的想法&提供意見(還有些願意『幫忙製作』一組送我,讓我著實感動了好一會),在仔細想想後,我一一回絕了。

不是我不貪小便宜,而是自己組裝的大多是龐然大物,對我這個只有十來坪小空間裡,實在是無法承受之重,我也不需要這麼高功率的效果讓整層樓都知道我弄了套高級的喇叭 ,我也不會自己 DIY 多組輸入的介面,最重要的,出了狀況,我自己不會修。

於是,我把我自己的需求列了出來(這方面不需要考慮 Medea,我需要的,只會超過她需要的)
  1. 不能太佔空間
  2. 要有 5.1 聲道
  3. 能夠做 ACC 解碼
  4. 中高音不能太差(聽音樂需求)
  5. 支援多組輸入端子(看電視、接電腦、打電動都可以)
光是第一點,就幾乎淘汰了大部份 DIY 喇叭了,我只能乖乖地看品牌喇叭(一般喇叭和 DIY 喇叭,都有很『豪放』的巨大外型),在我所能碰到的喇叭世界裡,似乎都只有品牌喇叭才有出小型音箱的產品。

沒有太多預算的我,無奈地放棄了我心中首選的 BOSE Acoustimass 劇院組(左邊的圖片,雖然聽起來很爽,但它真的太貴),看起了創巨、羅技、Oazki、JS 等傾向接電腦主的喇叭,但這些品牌不是太醜,就是中高音不符合我的要求(大多標榜遊戲用,重低音不錯啦,但聽音樂似乎用不到這麼強大的重低音)

在這段期裡,有曾在去日本玩時,看了我哈很久的 Sharp SD-A510W(現在已經停產了),可惜也是超出了我只準備了 NT$10,000 的預算(下圖,而且還有電壓問題)
找著找著,連我自己都有點放棄,準備乖乖存錢買 Bose 的 Acoustimass 了。

誰知道在這個時候,讓我看到了另一組完全符合我需求的喇叭~Yamaha TSS15。

坦白講,我從來沒把 Yamaha 的音響列入我的考慮清單裡,記憶中 Yamaha 也是大型音響的一員,雖然音質純淨,但卻是有錢人才玩得起的,並不是我這種小咖碰得起的。

誰知道 Yamaha 推出的這款入門款完全符全我的需求,不僅僅是規格,連價格也在我的預算內,於是,我從家裡附近的大葉高島屋百貨公司抱回這套符合我需求的音響。抱回家一試聽,連自命木耳的 Medea 都一副「這才是喇叭」的表情,雖然預算不高,但完全符合我們的需求。

現在這款 TSS15 也已經停產,改成 TSS20(變成黑色),目前台灣還沒看過,不過,這個系列真的是很適合小單位或書房的喇叭。

回到正題,我個人覺得回家是件放鬆的事,聽音樂就是其中一樣可以讓我完全放鬆的方法,花點小錢,佈置讓自己舒服的環境,我覺得是物超所值的。

尊重是自己爭取出來的

今天在等 Medea 的時候,看了一下最近的新聞,只有二則我比較有興趣點,第一則就是這個「波蘭學醫返台遭刁難?家長泣訴逼小孩走絕路」,看得我有種想放聲大笑的感覺,也讓我更加看不起這一票事件牽扯到的人。

讓我覺得好笑的是,沒想到在這個全世界一起競爭時代,竟然還有萬事靠父母的「優秀人材」。

雖然政府朝令夕改讓人生厭,但我倒是覺得這次做了件好事。

一旦真的生病,我可不敢拿我自己寶貴的性命跟這些長這麼大還沒斷奶的優秀歸國人材賭一把(我的想法,萬事靠父母跟沒有斷奶是可以劃上等號的),萬一他老兄開刀開到一半頂不住壓力,雙手一放跑了,我豈不是倒楣?這些優秀人材的父母還可以比照這次,出來嚷個什麼醫療體系迫害醫生,那患者可真的是背到極點。

在這件事件沒有被這位家長鬧大前,我曾看過我常看的「草莓起司蛋糕冰淇淋」和 「Evil Capitalism Heroes」都提過相關的內容,那個時候,我真的覺得沒什麼,英雄不怕出身低,金子到哪都會發光,也許去波蘭學醫只是為了學費便宜,還是會有實力強悍的人隱藏其中的。

我很想問這些優秀人材,如果真的有實力,你們會怕考試嗎?如果連考試壓力都扛不過去,請問你們怎麼活過駐院實習這一關?如何面對來自病人甚至是病人家屬的壓力?如何面對來自醫療體系本身的壓力?與這些未來一定會碰到的壓力來說,考試的壓力絕對是輕的(我的醫生朋友都是這麼說的)

今天這件家長或許真的是心疼自己的孩子,但我必需說她真的做錯了,她一個人的行為讓所有從波蘭學醫歸國的學子都貼上了異色的標籤,即使這些人裡真的有優秀人材,之後也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獲得大家認同。不經大腦的行為,反而害慘了所有從波蘭學醫歸國的人。

特別是像 Simon 我這種凡事靠自己的人來說,我最瞧不起的就是這種有事哭著回家找媽媽的俗仔。對體制不爽,當然可以,你通過這些測驗來証明你自己不差啊?你在成積上打敗台灣的醫生,再來到衛生署前做跟這位媽媽一樣的事,絕對不會有人瞧不起你,還會衷心讚你是個真正的優秀人材。

3~5% 的錄取率嫌低?真的是天大的笑話,高普考的錄取率就高啦?怎麼沒看考試的人叫過?Simon 以前考插大,錄取率最低的一次是千分之一不到(二千位取一位),最高的也不到 1%,當時也沒看任何考生叫過半句。MSCE 一推出的時候,第一年的認識率也是 1% 左右(我就是那年考到的,當時 18 歲,是考場裡最幼齒的,還被人家以為是擦電腦的小弟)。錄取率低代表合格的人真的優秀,這點道理都不懂,以後怎麼當個真正的醫生(只想拿執照騙錢的不在此列)

以我個人來說,我不在乎醫生是從哪裡學成歸國的,只要能快速沒有後遺症地醫好我的病就是好醫生,在這次事件後,或許我會指定不要給從波蘭習醫返台的醫生看了。我也想對這些優秀人材誠心地建議,要別人對自己尊重,是要自己爭取來的,不是靠家長要來的。

2009-04-21

什麼是 P.M.P.O.?

前一陣子都在 Yahoo 拍賣上看音響(現在的拍賣都不太像是拍賣,有很多是店家自己出來賣東西的,有些時候運氣好可以撿到好貨),發現有不少店家都是以 P.M.P.O. 來做為一個喇叭的性能標準,好像 PMPO 值愈高,音響就愈好一樣。但,P.M.P.O. 真的可以代表一組喇叭的性能嗎?

照我那位電子科系畢業的二哥說法,P.M.P.O. 並不代表這組喇叭真的不錯,而是指它在一段時間的超強輸出,所以一般來說都是很大的數字,就像是人的爆發力一樣,很強,但不能持久。用來評斷一組音響,似乎有點奇怪。

身為商業學系畢業的我,對這種理工方面的東西實在是完全不懂,雖然我二哥很認真地跟我解釋了半天,我都是一副鴨子聽雷的樣子,唯一的結論,PMPO 只是個評斷標準,並不能代表音響的音質優異,充其量只是「能叫得大聲一點」而已。

求知慾強的我,在 Yahoo 知識上找到了一篇文章是關於這個的,原文點這裡,引用如下:

PMPO(Peak Music Power Output)最高音樂輸出功率,單位為瓦特(W-Watt)。

因為 PMPO 只是量度音響組合(HiFi)的一段短時間內可輸出的功率,所以 PMPO 的數值通常都很大,如 1000 W 至 3000 W。生產商往往都喜歡使用這個數字來表達他們的音響組合有幾強勁輸出。但每間生產商量度音響組合的時間和環境有異,所以不能用作比較不同牌子的音響組合的輸出功率。而且 PMPO 的量度的時間都是很短,如 0.5 秒、1 秒左右,亦不代表那部音響組可以長時間輸出同樣大的功率。

其他的補充資料

之一:

P.M.P.O. = Peak Music Power Output(峰值音樂輸出功率)。

P.M.P.O.通常指音響放大器瞬間功率,會用這種單位標示功率,一般多是床頭或手提音響。

高級音響標示功率大多是使用R.M.S.(均方根)

之二:

那是一個峰對峰值的最大比值輸出 P.M.P.O = Peak Music Power Output

要用視波器才能明顯的看得出來

揚聲器的響應頻率範圍在 20Hz ~ 200000Hz 之間(鋼琴最低音27.5Hz,風琴是16Hz),也要看揚聲器的阻抗從 4 歐姆 ~ 8 歐姆都有。正常市面上的 PMPO 值,真正的瓦數要再除以 30 才是正確的瓦數。

但那是一對喇叭的總共輸出,並非一顆喇叭單體的 W 數。正確的音響數值要計算到 dB 值,也就是音壓!一般用的揚聲器並沒有特別明示最大輸出音壓,我們除了從 1W 輸入時的輸出音壓水準合最大輸入來加以推斷外,別無他法。

例:輸出音壓水準是 90dB/W/m,而最大是 50W 的話,勢必放的出110dB的音壓。110dB-90dB=20dB,1W的+20dB是100W,但左右聲道都要一樣才能有正確的音壓。

一個交響樂團舞台前 3 公尺時的正常音壓是 -30dB(擴大機音壓值)。所以不管是擴大機還是組合音響,在調聲音時他都是以 -90dB(等級較高的機型)逐漸往上跑 ~0 擴大機如果設計不良與揚聲器有衝突的話,也會產生功率損失。

例:100W 的擴大機產生 0.5dB 的損失,實際上就等於 90W 的擴大器。

標示上測試出來的,是在實驗室無響室內。實際上會因住家狀況,與揚聲器擺設而有所差異,一般只有做場子的會注重大瓦數,一般玩家都是較注重音質細膩度。

實用連結 from 行政院農委會畜產試驗所經營組


這是 Simon 的朋友透過 eMail 分享的實用連結,雖然是農委會的網站,但這個「實用連結」的頁面真的實用,想找亂七八糟的政府網站時,上這裡可說是一清二楚,反而節省下不少時間,做個筆記放上來,之後也好找一點。

2009-04-19

如何快速切換 IP 組態?

移動辦公是現代社會的趨勢,利用筆記型電腦的連入區域網路,馬上就可以進入工作狀態。但是每個區域網路的設定是不相同的,例如 IP 位址、通訊閘等等,那麼每到一個新的區域網路中,你就需要重新進行設定,這樣還是顯得有些麻煩。
其實我們可以將不同環境下的網路設定備份下來,當你需要在某個網路環境中使用時,匯入相對應的備份文件即可完成網路的相關設定,這樣就免去了手工設定的煩惱,非常方便快捷。

首先當然是進行網路配置的備份。

例如你在家中和單位裏所使用的網路配置是不同的,需要分別對其進行備份。先將電腦的網路設定為家中網路配置,然後在 DOS 視窗中輸入:

netsh -C interface dump>d:\home.txt

當然你也可以指定其他的保存位置,這樣就完成了家庭網路配置的備份,同樣可以將單位的網路配置備份為“office.txt”文件。

完成備份後,進行切換就比較簡單了。若此時你需要設定成為家庭的網路配置,在 DOS 視窗中輸入:

netsh -f d:\home.txt

即可完成家庭網路配置的工作;若需要設定為單位網路配置,將命令行中的配置文件改為「office.txt」即可。

如果你覺得每次都要輸入命令行比較麻煩,完全可以建立相應的批次檔,直接執行就可以完成變更的動作。

注意:
  1. 備份工作需要在 DOS 視窗中完成,直接在“執行”對話方塊的命令行中輸入命令是沒有效果的,但是恢復工作可以直接在「執行」對話方塊中輸入。
  2. 同時,這個命令切換方法只在 Windows 2000 和 Windows XP 系統中有效。
*這篇文章是經由公司的人分享來的,Simon 稍微修改了一下文字,讓文字比較通順些,原文點標題就可以連過去。

2009-04-18

關於液晶顯示器~壞點、Mura、亮度、色飽和度&視角

這篇算是難得大發善心寫的,主要是看不慣那些販賣 LCD 的店家在隨意唬爛規格,明明不怎麼樣的 LCD,在規格上講得天花亂墬,把較貴的 LCD 貶得一文不值,一副去買的人是凱子一樣,真的貪便宜買回去的消費者,往往感受不到該有的品質。

其實,價格日益公開透明的「台灣」3C 產品世界裡(畢竟是產地,台灣又是所謂的資訊大國,還是有差的),價格慢慢與品質劃上等號。Simon 整了一些關於 LCD 規格的說明,希望對想換 LCD 的人有點幫助。

~壞點

高高興興地花了萬把塊買了顆 LCD 回家,看到應該完美無缺的畫面卻有幾個揮之不去的小點點在,心情應該會很差吧。想要拿回去退,廠商或經銷商就會跟你扯一推什麼亮點、暗點之類的字眼(扯了半天,目的都只有一個~不換 ),想要買顆畫面正常的 LCD 回去使用嗎?最好先看看這篇!

所謂壞點(dot defect),是指液晶顯示器上無法控制的恆亮或恆暗的點。

壞點的造成是液晶面板生產時因各種因素造成的瑕疵,可能是一些小小的塵埃落在面板裡面,可能是靜電傷害破壞面板,可能是製程控制不良等等等。

壞點分為兩種:亮點與暗點。
  1. 亮點就是在任何畫面下恆亮的點,切換到黑色畫面就可以發現。
  2. 暗點就是在任何畫面下恆暗的點,切換到白色畫面就可以發現。
一般來說,亮點會比暗點更令人無法接受,所以很多製造廠商會保證無亮點,但好像比較少保證無暗點的(我好像還沒有看過),有些面板廠商,會在出貨前把亮點修成暗點,另外某些種類的面板只可能有暗點不可能有亮點,例如:MVA,IPS的液晶面板。

面板廠商會把有壞點的面板降價賣出,通常是無壞點算 A grade,三點以內算 B grade,六點以內算 C grade,一般來說這都是可以正常出貨的,至於更低等級的面板,在景氣好面板缺貨的時候(例如 2007 年時),還是會有人來買,今年的話,大家眼睛最好也睜大一點。

壞點是沒有辦法修的,因為那是生產時所產生的問題,如果你買的 LCD 有保固壞點,你拿去退給購買的經銷商,他就是換一台給你。要不然,就是得在購買時當場拆開來檢查,為了日後看起來舒服,花這點檢查是有價值的。

~Mura

在購買 LCD 的時候,還有一個東西是要非常注意的,就是 Mura ...

簡單地說,這是指 LCD 顯示時,會有一塊比較亮,一塊相對下比較暗,這樣的畫面,看久了會讓自己的眼睛很不舒服。我從之前搜集的文章裡頭找出了關於 Mura 的部份,貼上來讓大家有個小小的認識,買 LCD 時記得多看看,以免吃虧!

mura 本來是一個日本字,隨著日本的液晶顯示器在世界各地發揚光大,這個字在顯示器界就變成一個全世界都可以通的文字,mura 是指顯示器亮度不均勻造成各種痕跡的現象。

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在暗室中切換到黑色畫面以及其他低灰階畫面,然後從各種不同的角度用力去看,隨著各式各樣的製程瑕疵,液晶顯示器就有各式各樣的 mura,可能是橫向條紋或四十五度角條紋,可能是切得很直的方塊,可能是某個角落出現一塊,可能是花花的完全沒有規則,可能是東一塊西一塊的痕跡。

mura 不會對使用上造成什麼影響,這屬於品味問題,面板廠商會把有 mura 的面板打成次級品用較低價格賣出,但是我沒有聽說有製造廠商有那種保證無 mura 的,這個通常也不會寫進 LCD 的規格,所以買之前眼睛睜大一點,買到了只好自認倒楣。

~亮度

這個大概是最多廠商會拿來唬爛消費者的工具了,它是指顯示器在白色畫面之下明亮的程度,單位是 cd/m^2,或是 nit。

它是直接影響畫面品質的重要因素,在實驗室裡面我們常講一句話:「一亮遮三醜」。

一個明亮的顯示器即使色飽和度比較差或顏色偏黃等其他不利因素,還是有可能看起來畫面會比較漂亮。

目前市售的 LCD 一般亮度規格大約是 300 cd/m^2,Notebook 亮度規格大約是 200 cd/m^2,當然更亮規格的產品各廠都有在開發當中或已量產,如果是液晶電視,亮度通常會有 500 cd/m^2,這是因為看電視時不像使用監視器時距離那麼近,並且會考慮擺電視的環境會比較明亮。

液晶顯示器會發光是因為它的背光模組藏有燈管,就像你現在抬頭可以看到的照明用螢光燈管是很像的東西,只不過小了一點。Notebook 裡面會擺一支,一般的 LCD 會擺上兩到六支或以上,目前燈管廠商都會保證燈管壽命在三萬小時或五萬小時以上,也就是使用三五萬小時之後亮度會掉到一半,所以其實液晶顯示器還算蠻長壽的,沒有其他破壞性動作造成故障的話,應該可以活到你想淘汰它的時候。

顯示器的亮度是使用者可以調整的,調到你覺得舒服的亮度就可以,調得太亮除了可能不舒服外,也會損耗燈管壽命。

~色飽和度

市面上形形色色的 LCD,大多都只會註明上亮度及對比度這二個資料!

可是往往這二個數字漂亮的 LCD 實際上看來卻沒有這麼漂亮的感覺,原因大概就是出在色飽和度的問題上。想要買顆自己喜歡的 LCD?不妨到大賣場去,二顆 LCD 擺在一起,就可以看得出來哪一個比較好了!

Color Gamut,色飽和度是指顯示器色彩鮮豔的程度。

顯示器是由紅色綠色藍色三種顏色光來組合成任意顏色光,如果 RGB 三原色越鮮豔,則該顯示器可以表示的顏色範圍就更廣,這是因為無法顯示比三原色更鮮豔的顏色,所以某顯示器三原色本來就不鮮豔了,那個該顯示器所能顯示的顏色範圍就比較窄。

色飽和度是面板廠商的重要規格,但是我到現在好像還沒看過有製造廠商把色飽和度寫進規格的,他們都是寫可以組合出來的顏色數目。

比如說:某顯示器的 RGB 三種顏色光都可以分成 64 色階 (6 bit),則該顯示器的顏色種類總共有 64*64*64=262,144 種組合,如果該顯示器的 RGB 三種顏色光都可以分成 256 色階(8 bit)。則該顯示器的顏色種類總共有 256*256*256=16,777,216 種組合,當然,色階數越多顏色層次看起來會越細緻,但不表示顏色會比較鮮豔。

色飽和度的表示是以 NTSC 所規定的三原色色域面積為分母,顯示器三原色色域面積為分子去求百分比,比如某顯示器色飽和度為 71% NTSC。表示該顯示器可以顯示的顏色範圍為 NTSC 規定的百分之七十一,71% NTSC 大約為為目前 CRT 電視機的標準,LCD 顯示器目前作到這個程度的在色彩上就算高階了,目前筆記型電腦用的螢幕色飽和度大約 40~50% NTSC,桌上型液晶螢幕大多作到 60%~65% NTSC。

當然各大廠都有持續開發高色飽和度顯示器的計劃或已有量產,請不要拿來和我抬槓,我說的是「目前」和「大多」。

選購的時候,把喜歡的兩台 LCD 擺在一起,點相同的畫面,通常就可以看出誰的色飽和度比較好。

~視角

上面提了不少規格說明,卻一直沒有提到視角的問題,主要是視角這個地方牽扯到太多的東西了,可以說是無從著手寫起,我努力整理成易懂的文字,仍舊有不少專業名詞,可能會不太容易懂,如果只是想買顆漂亮的 LCD,看上面的說明就夠了!

液晶顯示器由於天生的物理特性,使得使用者從不同角度去看時畫面品質會有所變化。與正看時相比,斜看的時候,轉到當畫面品質已經變化到無法接受的臨界角度時,稱之為該顯示器之視角。

視角的定義有三種:
  1. 對比:
    從斜的方向去看液晶顯示器,與正看時相比,白色部分會變暗,黑色部分會變亮,因此對比會下降。

    一般定義當對比下降到 10 的時候的角度為該顯示器的視角,也就是定義大於此視角的時候黑白已經不易分辨。一般面板廠商與監視器廠商規格書上對於視角的定義最常使用這一條。

  2. 色階反轉:
    理論上顯示器從零色階(黑色)到二五五色階(白色)應該是色階數越高則越亮。但是液晶顯示器在某個大角度的時候有可能看到低色階反而比高色階還亮,也就是看到類似黑白反轉的現象,這種現象稱之為色階反轉。

    定義不會產生色階反轉現象的最大角度為視角,也就是超過這個角度就有可能看到色階反轉,而色階反轉是無法接受的影像品質。

    這個定義和第一個定義的差別在於用對比定義只考慮零色階和二五五色階,而色階反轉是考慮所有的色階。

  3. 色差:
    從不同角度去看液晶顯示器,會發現顏色會隨著角度而變化,比如說本來是白色畫面變得比較黃或比較藍,或是顏色變得比較淡等等。隨著角度變大,當顏色的變化已經大到無法接受的臨界點時,定義該角度為視角。
關於色差,之前提過顏色可以量化,所以顏色的差異可以用數字表示,但什麼叫做無法接受的色差目前並沒有一定標準,所以寫規格的時候沒有人用這個定義,但是在實驗室裡面,我們在比較兩種顯示器的時候還是會在意相同角度時誰的色差比較大,這是使用者會直接感覺到的品味問題。
最早的 TFT-LCD 所使用的是一種叫做 TN 的液晶模式,這種技術最大的缺點就是,視角很小,以對比來定義,目前大概都是作到左右視角各 45~50 度,上視角 15~20 度,下視角 35~40 度。

為了解決視角的問題,有幾種廣視角技術就發展出來,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廣視角技術有三種: TN+film,MVA,IPS。

目前市售的 Notebook LCD 通常不會應用廣視角技術,因為考量 Notebook 是個人使用,廣視角效益不大,而一般的 LCD 通常會使用廣視角,考量使用一般的 LCD 時可能會秀一些資料或畫面給在旁邊的人看。

下面我把常見的技術列出來:
  1. TN+film
    所謂 TN+film 就是在原來的 TN 型 TFT-LCD 上貼上一種廣視角補償膜,這種廣視角補償膜是 FujiFilm(沒錯,就是作底片的那一家)的獨家專利技術,稱為 Fuji Wide View Film。

    一旦貼上這種補償膜,以對比為定義,原本大約左右視角 100 度,上下視角 60 度,立刻增加到左右 140 度,上下 120 度,但是 TN+film 還是沒有解決色階反轉的問題。
     
  2. MVA
    MVA 是 Fujitsu 所開發出來的獨家專利技術,除 Fujitsu 之外,台灣尚有奇美電子與友達光電獲得授權生產,MVA 可以做到上下視角與左右視角都超過 160 度(但不是每個方位有有這樣的視角),並且解決了大部分色階反轉的問題。

    *除非是從很特殊的方位並且很大的角度去看才有可能看到色階反轉,說真的沒人會這麼無聊吧。

  3. IPS
    IPS 最早由 Hitachi 所發展,另外 IBM Japan,NEC,Toshiba 等大廠也擁有 IPS 技術,國內則有瀚宇彩晶獲得 Hitachi 的授權生產,IPS 上下視角與左右視角號稱到 170 度(但不是每個方位都有這樣的視角),並解決大部分色階反轉問題。
其實,我個人認為,160 度與 170 度的差異沒有什麼意義,有興趣的話拿起量角器來看看 80 度是多大的視角,基本上超過這個視角,一個平面已經快變成一條縫了,根本沒有辦法進行量測,他敢寫 170 度(兩邊各 85 度),是在 80 度的時候可能量到對比二三十,所以有把握 85 度時對比仍可以超過十,其實 MVA 也應該可以。

除了以上三項廣視角技術,比較有名的廣視角技術,另有 Sharp 擁有獨家專利 ASV(所以 Sharp 的 LCD 一直居高不下,但真的很漂亮),韓國的 Samsung 有一種 MVA 的變形叫做 PVA 的,韓國的 Hydis(原 Hyundai 的 TFT-LCD 部門)則擁有 IPS 的變形 FFS 等。

Notebook 的液晶螢幕不使用廣視角技術有幾個理由,除了之前說過的 Notebook 是個人使用的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 Notebook 講求輕薄省電。所以背光板只能擺一根燈管而且必須做很薄(也就是天生作不亮),為了得到比較好的光使用效率,所以採用穿透率最高的 TN 型設計而比較少使用 MVA,IPS,ASV 等技術。

而 TN+film 技術除了穿透率有比 TN 低一些之外,多了兩張廣視角補償膜也會增加厚度與重量,而 Notebook 用面板對厚度重量的要求一向是機構工程師的惡夢。

2009-04-17

無聊時的塗鴉

Simon @ 塗鴉亂畫
這陣子每天晚上都在趕工,有點把自己榨乾的感覺,每晚拿起畫筆,總有種失去靈魂的感覺,像是自己成了一台把草稿完成的機械,真的有種好累好累的感覺。

這種累,不是身體上的疲勞,而是精神上的,有種快要腸枯思竭的感覺。

趁著等 Medea 的空檔,畫了好久沒畫的貓熊來舒緩一下,看看能不能讓自己在想法上解放一下。

關於液晶顯示器~解析度、DVI&HDMI

這篇其實是篇舊文了,主要是為了怕被人家問相關的問題,所以整理出來的一些關於液晶顯示器的資料,由於我個人認為寬螢幕的戰爭還沒有結束(註),所以只放了之前 4:3 的資料。

~解析度篇

目前市面上 LCD Monitor 可以買得到的大概有以下幾種解析度(筆記型也是一樣的 )
  1. XGA:1024*768
  2. SXGA:1280*1024
  3. SXGA+:1400*1050
  4. UXGA:1600*1200
另外還有一些解析度更高的面板(通常是有特殊用途的),與目前愈來愈多人使用的寬螢幕 16:9 or 16:10 在此先不討論,液晶顯示器的解析度表示它可以顯示的點的數目,這是一個固定值,沒有辦法調整的,同樣的尺寸之下,解析度越高則可以顯示的畫面越細緻。

假設你買了一個 XGA 的 Monitor,則你的顯示卡千萬不要設定成其他解析度比如說 800*600,因為在這種情況之下電腦實際上是把一個 800*600 的畫面擴散成 1024*768 在顯示,結果就是看到一個比較模糊的畫面。

正確的做法是,買了什麼解析度的 monitor,顯示卡就設定成那個解析度。

通常解析度愈高,代表著價格愈嚇人 ...

~DVI

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過,愈來愈多的顯示卡會多一個白色的接頭,跟我們平時使用的 15 針 D-Sub 接頭不一樣,這個白色的奇怪玩意兒就是 DVI 接頭!

DVI 其實是 Digital Visual Interface 的縮寫。

電腦處理的是數位信號,處理完之後送出來的也是數位信號,但是傳統的 CRT 使用的是類比信號,為了與 CRT 顯示器溝通,輸出的信號必須先轉換成類比的才能使用,因此一般顯示卡的輸出(D-sub,就是有 15 pin 的那個小插槽),送的是類比信號。

LCD 使用的也是數位信號,但是為了與一般顯示卡相容,所以會設計成可以接收 D-sub 接頭送出來的類比信號,然後再把這個類比信號轉換成數位信號去處理與顯示。

這裡就產生一個問題了,不論是數位轉類比或類比轉數位,只要是轉換,就一定會有信號的遺失,為了相容這個愚蠢理由,LCD 進行了兩次本來不必要的信號損失,造成的結果就是,看到的畫面會有一點點模糊,而其實 LCD 原本的能力可以顯示得更清楚。

由於這些年顯示器的汰換更新,LCD 佔的市場愈來愈大,顯示卡廠商也開始推出可以直接輸出數位視訊的顯示卡,也就是多了一個叫作 DVI 的插槽,如果你買一個有 DVI 插槽的顯示卡,再買一個有 DVI 插槽的 LCD,這時 LCD 所顯示的清晰程度才是該 LCD 原本所設計出來的能力。

當然,這樣的組合肯定是比較貴的,如果你不是對畫質非常挑剔,可以用就好的話,可以考慮省下這筆錢。

~HDMI

HDMI 是 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的縮寫。

當初 HDMI 是被設計來取代較舊的類比影音接頭,它比較特別是是,不止是傳送視訊畫面,還包含了音訊資料,如果電腦支援的話,它可以一條包下視訊&音效二個接頭(畢竟,它是為了家電設計的)

由於大型的液晶&電漿電視都可以支援電腦的訊號輸出了,所以市面上也可以看到愈來愈多的顯示卡支援 HDMI 輸出,甚至許多電腦的 LCD 也開出現 HDMI 介面的機型,由於是新的規格,所以大多用在較高階或主推家庭使用的 LCD 上頭。

純論輸出的視訊畫面,Simon 的眼睛實在是看不來它跟 DVI 有什麼差別(也或許是我家的 BenQ SH4241 不夠好),對我來說,唯一有差的大概就是它含到音訊的部份,但以我自己的使用習慣來說,實是沒什麼差別。

註:現在寬螢幕的規格有 16:9&16:10 二種,「16:9」大多是家電用的,像是 DVD 或藍光電影,或是大型的液晶電視;電腦大多走是「16:10」的比例,我個人比較偏向「16:9」這個比例,所以暫時不在這裡討論寬螢幕的問題。

2009-04-16

Windows 常用快速鍵整理

在操作 Windows 的方法來說,其實不僅僅只有滑鼠而已,善用一些快速鍵,能讓使用 Windows 更加得心順手哦(原則上,在某些時候,鍵盤比滑鼠快多了)
最近 Simon 整理了一些較常用的快速鍵,提供給大家做個平時使用的參考(備註裡有特別註記的,不妨記一下,一定會用到)

快速鍵組合作用
備註
[F1]顯示該物件之說明

[F2]更改該物件名稱

[F3]尋找檔案
超常用
[F5]更新視窗內容

[Tab]對話盒的下一個選項
超常用
[Alt] + [F4]
結束程式或關閉使用中的視窗
超常用
[Alt] + [Tab]視窗切換
超常用
[Alt] + [Space]呼叫視窗控制選單

[Alt] + [Enter]
顯示所選擇之物件的內容

[Ctrl] + [Esc]呼叫開始功能表
超常用
[Ctrl] + [F4]關閉目前的文字視窗

[Ctrl] + [F]尋找檔案

[Ctrl] + [C]拷貝該物件或文字
超常用
[Ctrl] + [V]貼上該物件或文字
超常用
[Ctrl] + [X]剪下該物件或文字

[Ctrl] + [Z]回上一步的動作

[Ctrl] + [A]選取全部
超常用
[Ctrl] + 點選在檔案清單中間格選取
超常用
[Shift] + 點選在檔案清單中連續選取
超常用
[Shift] + [F10]呼叫滑鼠右鍵選單

[Shift] + [Del]刪除所選物件
超常用
[Shift] + [Tab]對話盒的上一個選項

[Shift] + [字母]到該字母開頭的檔案

Windows 視窗鍵的常用組合
組合鍵功能
備註
+ Break顯示 [系統內容] 對話方塊

+ D顯示桌面

+ M最小化所有的視窗

+ E開啟「檔案總管」

+ F搜尋檔案或資料夾

+ R開啟「執行」對話方塊

+ U開啟「公用程式管理員」

+ L切換使用者(Windows XP 新功能 )

2009-04-15

讓你的 XP 更實用(二)

~硬碟資料的管理


使用 NTFS 的檔案系統灌 Windows XP


談到這個,我覺得有必要跟大家先講講檔案系統的演進,讓大家清楚地知道為什麼要用 NTFS,順便賣弄一下 Simon 的電腦知識(嘿嘿嘿,難得有機會可以賣弄)

原先 Windows 的作業系統是以名為 FAT(File Allocation Table)做為磁碟分割的格式,因為這個格式大多用於 16 位元的作業系統上(Dos, Windows 3.1, Windows 95...),所以這個檔案系統又稱做 FAT-16,由於當時的設備不太先進(這個可以問 Lucifer,實在是無法想像電腦進步得這麼快),所以預設只能定址到約 2GB 的硬碟空間(在當時,這幾乎是不可能用完的空間)

隨著技術的進步,硬碟開始變大了,32 位元的作業系統出現了,2GB 的主硬碟空間實在是不太夠用,微軟推出了 FAT 32 來解決這個問題,使用得最多的是最廣為人知的 Windows 98(在我對 Windows 的印象中,這是最長壽的作業系統),及被罵得最慘的 Windows Me(這個作業系統真的是最短壽的,因為 Simon 沒有什麼機會實際用過它,所以無法對它做個正確的評比,只是用過的人好像都不喜歡它),當然,也有人用它來做為 Windows 2000 的磁碟分割!

由於 FAT 32 還是有其不便之處(印象中,第一版的 FAT32 只能定址到 8GB 左右),所以微軟又推出了一個 NTFS(New Technology File System),給做為網路伺服器的作業系統(Windows NT 3.5、NT 4.0、2000)。由於是為了 Server 設計的,所以不論是定址能力及保密能力都比 FAT32 好了很多!而 Windows XP 正是個可以支援這二種磁碟格式的作業系統!

NTFS 的檔案系統相較於 FAT32 多了檔案「保密」、「壓縮」、「使用權限」及「磁碟配額」的功能(這可是標準的 Server 檔案格式)。因此在檔案安全及保密性來說較 FAT32 高,且以 NTFS 檔案系統下灌的作業系統會將不常用的檔案壓縮起來,所以跟 FAT32 比起來又節省了相當多的空間(Windows XP 可是個很會吃硬碟空間的怪物,不過新的 Vista 跟 Windows 7 比它更『怪物』,安裝片要 DVD 才放得下),因此若是用以 FAT32 檔案系統下裝的作業系統(如 Windows 98...)就可能無法直接讀取 NTFS 中的檔案!另外在磁區中愈裝愈多資料的情況下,NTFS 在執行的效能上較 FAT32 檔案系統好上許多!

說真的,我極力推薦使用 NTFS 檔案系統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節少硬碟空間(剛裝完的狀況下,差 200 MB 左右)。 要以 NTFS 為 Windows XP 的檔案系統很簡單,在裝 Windows XP 的時候使用,進行 Format 時選 NTFS 的檔案系統即可!如果已經裝好 Windows XP 的話,可以用考慮用 Partition Magic 這一類的軟體做磁碟轉換的動作(記得先備份資料哦,因為沒有軟體可以保證在完全不損傷資料的情況下做轉換)

刪除網頁快取


進「控制台」->「網際網路選項」進入到「網際網路內容」,在「一般」中的「Temporary Internet files」下面點「刪除檔案」,並將「刪除所有離線內容」打勾,按下「確定」。

另外在「一般」中還有一個「[紀錄](History)」也順便刪一刪。

再刪除一些 Temp 暫存檔:像是「C:WINDOWS\TEMP」、「C:\Documents and Settings\(使用者名稱)\Local Settings\Temp」和一些軟體專屬的Temp(大部分應該都可以在軟體本身中設定)也一併刪一刪!

定期做磁碟重組的工作


硬碟長期使用,程式軟體又灌又刪的情況下,會照成磁區中連續的檔案破碎,以致硬碟在搜尋資料時,便要花上較多的時間,影響效能,所以定期的做好磁碟重組的工作是絕對有必要的!

這次 Windows XP 在磁碟重組方面較 Windows 98 的重組程式有顯著的進步,至少不像以前要花上許多的時間 , 若是使用者嫌 Windows 本身的重組程式不好,也可以使用 Norton 的 Speed disk,每一代(一年一個版本)的 Speed Disk 都令人相當滿意(Symantec 出工具軟體的速度真的很快,快到無法想像!幾乎每次 Windows 出新的版本沒多久,它就跟進了!真是了不起)

以下只提供 Windows XP 磁碟重組的方法!進入到「我的電腦」中,在你要重組的磁碟上按滑鼠右鍵->內容->工具->立即重組->磁碟重組即可。

~加快上網瀏覽的速度

減少預留給管理者的頻寬

企業版本的Windows Xp Professional 在網路通訊上,為了商業方面的安全性保留了一定的頻寬給了管理者,但是一般使用者壓根兒不需要此功能,因此在此提供取消此功能的方法(Windows Xp Home Edition 的使用者不需要理會以下步驟)

「開始」→「登出」→「登出」進到登入的主畫面,在登入的主畫面中按下「Ctrl+Alt+Del」兩次出現了登入視窗,在「使用者名稱」中輸 入 Administrator(大小寫有分)「密碼」欄中填入自設密碼(如果沒有,設定密碼者「空白」即可), 按確定進入 Windows。點「開始」→「執行」輸入「gpedit.msc」進入到「群組原則」視窗,在左邊視窗中選取「電腦設定」→「系統管理範本」→「網絡」 →「QoS封包排程器」,在右邊的視窗中雙擊「限制可保留的頻寬」選擇「已啟用」,並將「頻寬限制(%)」 設為 「0」,「套用」→「確定」→「重新開機」即可!

減少 Internet Explorer 的暫存檔

這 可是 IE 會愈用愈慢的元兇之一,大家應該知道,我們所謂的上網,其實是連到對方的 Server,將網頁顯示所需的元件,「下載」自己的硬碟裡頭,也就是所謂的「Temporary Internet files」!這個地方,系統會照硬碟的空間做一定百分比的分配,也由於現在的硬碟愈來愈大,這個百分比一算下來都是個天文數字!隨著時間的累積,這個地 方也愈積愈多,IE 的速度自然也跟著拖垮了!

要減少這個地方設定很簡單,先打開 IE→「工具」→「網際網路選項」,在「一般」的標籤頁裡,有個「Temporary Internet file」→「設定」→「Temporary Internet files 資料夾」→「使用的磁碟總空間」,設定成您可以接受的容量,我自己都是設定在 50MB 以下!

~檢查磁碟、製做備份及排定工作

如何做磁碟檢查

磁碟檢查其實是一種預防措施,它可以在硬碟有壞軌前先通知你,讓你來得及做備份的動作,以免硬碟真的壞了,資料都不見了,那可真是欲哭無淚啊!以下是使用 Windows 內建的磁碟檢查工具的步驟:

「我的電腦」→在欲檢查的磁碟(例如 C:、D: 或 E: 等)上按滑鼠右鍵→「內容」→「工具」→「立即檢查」。若是有一些好的工具軟體來幫助維護(像是 Symantec Norton Utility 裡的磁碟醫生,很好用,可以考慮去買一套),Windows 更是如虎添翼!

如何製做備份?

備份是非常重要的,在高容量儲存裝置很便宜的現在(DVD 一片才十塊上下,硬碟一顆也沒多少錢),備份了不起也就是一到二個小時而已,但卻可保障你的資料無後顧之憂!

跑題一下,每次講到備份,那可真是我心中的痛,要不是沒有備份,我也不會做這些技術文件做得這麼辛苦,當然,也不會有這個網站出現了(這算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嗎)

在講求環保的時代,我個人建議買外接硬碟來備份(如果有預算,買陣列更好),一來快速,二來沒有換片換到手抽筋的困擾。「正版 Windows」的使用者可以考慮使用 M$ 出的免費工具~SyncToy(需要做正版驗証才能下載,點這裡連過去,它會自動判斷變動過的檔案,並自動幫你備份這些變動過的部份,真的節省了很多備份的時間。

如何排定工作?

有些固定的工作是可以直接交給電腦去跑,不用親自去做的,這才是使用電腦的王道啊(不要理這句,被大陽曬昏了,開始語無倫次)!上面提到的備份、磁碟檢查、磁碟重組,甚至是掃毒,幾乎是每隔一陣子就會做的,如果時間到了,電腦自己就會去做執行,完全不用管它,應該會滅少不少時間吧!大多數的工具程式,都可以自己設定工作排程,讓電腦在固定的時間自己去執行要求的工作(像:防毒程式、製做備份等),用程式本身來設定工作排程是最好的。

但,如果沒有呢?以下是排定工作的使用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開始功能表 →「所有程式」→「附屬應用程式」→「系統工具」→「排定的工作」,會跑出一個「排程工作精靈」,引導你設定電腦裡可執行的程式去做排定工作,非常地簡單,相信只要看得懂中文就會用(我自己用過是覺得如此啦,中文這麼破的我都可以了,何況是各位呢)

以上純粹是我個人的一些心得分享跟文字化的一些簡單的步驟,雖說是筆記,但也希望能幫到需要的朋友。

2009-04-13

關於 iPhone

這次在長庚的無聊時間裡,多虧了 iPhone 讓我打發了漫長的無聊時間,想到這點,我一直沒有好好介紹一下我的新裝備~ Apple iPhone 3G 16G 白色版。
這台機子是我今年初去對岸深圳出差時的戰利品,說是出差,其實是去幫我二哥弄他的 MacBook Pro,感謝我二哥的慷慨,這台 iPhone 3G 的香港版就算是裝機費了。

關於 Apple 這台神奇的手機,網路已經有諸多介紹,我不再多加描述,有興趣的人自己去拜神看看專家的介紹,我在這裡只講我自己買 iPhone 的理由。

我自己用 Mac 已經好一段時間了,Mac OSX 簡單的操作特性,讓我把不少資料都放了進來,光是通訊錄就有不少資料,可以讓我很方便地查詢各家餐廳的資料(我可真的是弄了很久),其中,我很喜歡通訊錄裡的「自定標籤」功能。

對 Simon 來說,這可以將一家餐廳不同分店都放在一起,對愛吃的我來說,可真的是方便到一個不行,可惜的是,不管我怎麼實驗,Mac OSX 的通訊錄就是無法完全地把資料同步到市面上的手機裡(我試過 Nokia、Sony Ericsson&HTC Touch),不是少了英文名字,就是自定標籤無法顯示,搞了半天,iPhone 最吸引我的功能就是下面這張圖:
看到了吧,這個功能對愛吃的人來說,是不是方便?當然,這個自定標籤,還很多方面的應用,但,都僅限於 iPhone 才能同步顯示。

當然,為了通訊錄同步就買了這款台幣二萬多的手機,似乎有點兒戲了,iPhone 還有著線上同步 Google Calendar 的功能,如下圖:
對一個生活白痴來說,PDA 可真是居家必備良伴,如果有個隨時更新到最新狀態的 PDA,那就更是完美了,iPhone + Google Calendar 成了我的解決方案。據我所知,Mac OSX 是目前唯一可以直接在內建的行事曆與 Google Calendar 同步的作業系統(Google 自己的作業系統,我相信也可以,但我到目前還沒看過),不管我透過網路、Mac OSX 裡的 iCal、或是直接在 iPhone 上做行事曆的變更或新增,我都可以隨時接收到最新的訊息,不會有任何遺漏。

當然,iPhone 還有個令我感到方便之極的就是 eMail 的接收,以前的手機,收 eMail 不是太慢就是只能接純文字的部份(受限於螢幕太小或是本身無法顯示多元的 html 碼),但 iPhone 在看 Mail 的部份,其實跟電腦上相差不大,如果用的是支援 IMAP 的信箱,那恭喜你,無論你去哪裡,你的郵件狀態永遠都是同步的狀態,你不用擔心在手機上看過的 eMail,回到家卻顯示「未讀取」的狀態。

總結來說,iPhone 對我的方便性如下:
  1. 資料可以完全與 MacOSX 裡的內建程式同步
  2. 永遠處於更新狀態的 PDA
  3. 本身就可以說是個小型的 MacOSX,臨時需要處理事務,它隨時可以上陣
  4. 大容量的 iPod,這可是騎車出門旅行的良伴啊
  5. 吸引目光的虛榮感(這對很多人可是重點,二萬多買小筆電都夠了,為什麼要買台醜醜的機子)
但,其實,我不會希望我身邊每個有$的人都去買台 iPhone 來玩,除了怕「撞機」外,還怕我三不五時要做義務教學,很多我身邊的朋友連 Wifi 跟 3G 的分別都搞不太懂(這牽扯到帳單問題,可是重要得很),也沒考量到平時使用電腦的習慣,買了 iPhone 可能連它一半的功能都發揮不到,這樣花個二萬多似乎不太划算。

其實,以 Windows 佔大多數市場的狀況下,買 Windows Mobile 系統為主的手機是比較切合使用習慣的,光是 Outlook 跟 iPhone 同步就有不少問題了,何況是其他的操作?再說,平時被 Windows 帶壞的使用者,一看到 iPhone 類似 MacOSX 的人性化介面,往往不知道如何操作(我已經教不少人了,真的挺累的),想買 iPhone 的朋友,最好先想想再下手,一樣的錢,可以買很多好東西的。

從一月到四月,Simon 用 iPhone 已經三個月了,這三個月我可以說是完全適應 iPhone 帶給我的便利,過些時間,再把我自己使用 iPhone 的好用程式分享上來。

2009-04-12

奇特的林口長庚體驗

這算是續接上篇的小小記錄 ...

由於我家老大住進加護病房,所以醫院希望家屬有人留在醫院裡「以備不時之需」,大多是希望在緊急狀況時,有人可以簽字,馬上做一些風險性較高的處理。由於我家老大的狀況特殊,需要待在加護病房的時間比較久,於是,原本下午「交接」的我,今晚也就留校察看了。

不是我在吹,對各大醫院的病房狀況,Simon 可是「見多識廣」(謎之音:『這有什麼值得驕傲的?你腦袋壞去了嗎?』),但我還真的是第一次聽到有「加護病房家屬休息室」這種東西,這次可真的是長見識了。

剛開始看到休息室的識別証時,我還為了長庚的貼心感動了一把,由於擔心院方的「傳喚」,我還是老實地在加護病房的附近待到十點多,沒什麼事才上到樓上的休息室。心裡還幻想長庚的休息室應該會弄得不錯吧,畢竟是私立醫院嘛,人性化一點是應該的,以客為尊可是極為重要的。
Simon @ 林口長庚特別體驗

我第一眼看到這間休息室的想法是~~~~

我回到部隊了嗎?


!!!!!


我現在應該是死老百姓啊?


為什麼這間休息室跟軍中的小寢沒什麼兩樣?

好眼熟的二排床位、上下舖、號碼牌,連椰子床墊都沒有,只有冰冷的鐵板床位,難怪長庚附給加護病房患者家屬的說明都要求要自備棉被,租借要押金 NT$1,500。我那個時候還想說是在開玩笑咧 ...
我今晚的裝備,Simon @ 林口長庚特別體驗

上圖是我今天的床位,標準的單人床尺寸,以 Simon 175CM 的身高,可真的在這床頂天立地了,幸好有個防護扶手,不然我翻個身就要跟地板玩親親了(值得慶幸的是我人就在醫院裡,就算馬上送急診也不需要多長的時間)。餅乾&報紙還不知道哪個死沒公德心的混球留著的,我故意留著當個比例尺(蘋果日報大家都知道折起來有多寬吧),我今天壓根兒沒想到要過夜,全身上下只背了個電腦包,別說棉被,連件外套都沒有!

幸好 Simon 媽生給了我一副不怕冷的身體,不然今晚我應該會過得很精采吧。
對面設備很好的阿伯,Simon @ 林口長庚特別體驗

我必需慶幸,中華民國的國軍設備只比這個略勝一籌,在某些時候,還必需在野外直接就寢,養成了我去哪裡都能睡的優良性格,扣除床位對我來說實在太小、三更半夜聊八卦的家屬、一上樓就狂打電話報告病人狀況的家屬與不時飄來有如坦克車開動的打呼聲,我其實睡得挺香的。

就像上面照片註解的,這是對面床阿伯的設備,趁他去跟人家哈啦時偷拍的,我當時以為這個設備在這裡應該已經數一數二了吧,誰知道隔天一起床,看到大家幾乎都是這種裝備,要不然就是帶睡袋傍身,像我這樣的一個也沒有(下舖的阿姨還挺佩服我這樣也能睡)

某方面來說,這真的是個奇妙的體驗 ...

2009-04-10

突發狀況

Simon @ 林口長庚特別體驗

今天剛開始的時候,趕稿趕得有點昏昏欲睡的我,接到了通令讓睡意全消的電話,內容只是很簡單的一句話:「你大哥心臟血管破裂,現在人在林口長庚」。就是這麼一句話,讓我真的有種被雷打到的感覺,一向靈敏的大腦完全無法做出什麼反應,也讓我的睡意完全消散。

我家老大跟我的狀況很像,都是陸軍很操的單位退伍的,託以前沒什麼「合理管教」的福,能夠平安退伍的,大多會帶著一副強壯的身體回家(這也是我敢一天睡不到三小時的最大本錢)

像我們這種人,平時身體都是可以用「像牛一樣壯」來形容,生病對我們來說,是字典很難找到的詞(我感冒大多睡一個晚上就好)

我們一家上星期一起去掃墓,人還好好的,怎麼突然說倒就倒?平時不出事就算了,一有狀況就來個這麼大條的 ...

簡單地在電話詢問了狀況,現在他老兄人在加護病房裡,觀察中 ...

我聽到「加護病房」,又是腦袋一聲轟然巨響。

說真的,我很怕去醫院的加護病房,以前因為奶奶的開係去過一次,可真是讓我記憶深刻,好好的一個人,插滿了各式管線,躺在病床上,真的就是在生死之間徘徊。第一次看到的時候,素來鐵石心腸的我竟然有種想掉眼淚的衝動。

沒想到,我竟然還有機會再看一次這種場景 ...

今天下午,我臨時請了個假(這種假,沒有人會不準的,大多都是叫你趕快去,別在公司裡浪費時間),往林口長庚換班,醫院要求病患一定要有家屬在現場,萬一有什麼狀況,可以馬上簽同意書做處理,於是我們全家大出動,大家一人輪一段時間。
Simon @ 林口長庚特別體驗

值得慶幸的是,我駐點的公司隔壁就是台北長庚,有專車可以直達林口長庚,一趟才 NT$35 讓我這個路痴少了迷路之苦。這是我第一次坐平時被我嫌礙路的長庚專車,若是平常的我,大概會很高興有這種難得的體驗吧。可惜的是,這次的主要目的是探病+換班,我的心情實在是輕鬆不起來。

運氣不錯,一到就可以探望我家老大(加護病房會客是有時間限制的),乍看之下,這小子還不錯,還能在我說風涼話的同時回個一兩句。

看著還能跟我哈啦的他,我很沒良心地在走神(我果然是個沒血沒淚的人,這個時候還可以恍神),想著我是不是該調整一下我的生活作息,讓自己多睡一點?好好地照著「預防勝於治療」的金玉良言實行?

P.S. 林口長庚沒有無線上網的設備,讓我不禁後悔應該把我老大的 3.5G 網卡 A 來用先。

2009-04-07

NCC 奇怪的標準?

Simon@ 隨手亂拍
~這是今天在街上無意間看到的,在某方面來說,
 這算是成功的廣告,因為它成功地吸引我旳目光。
 可惜的是,我不知道它的訴求是什麼。

最近的新聞來源都是網路&公司的午間新聞,看到 NCC 對清涼的電玩廣告開刀(還莫明其妙地扯出了二位豐滿的廣告女星),我個人覺得挺好笑的,也對 NCC 的標準感到不解。

我個人「偏見」,線上遊戲的主要客戶應該大都是以「阿宅」為主,所以會請身材好的女星拍廣告,這樣才會吸引客戶群的目光,留意廣告(廣告最基本的訴求),像之前的天心,現在的瑤瑤&舒舒,都是針對客戶群而找來的,純粹就商業立場,我還真的看不出有什麼錯?人家廠商針對市場拍廣告,何錯之有?更何況,這種養眼的廣告,跟其他奇奇怪的廣告相比,還真的看了順眼多了(美女是有特殊待遇的)

至於 NCC 開罰的原因,我看了更是想笑,如果相同的標準,內衣廣告怎麼辦?線上遊戲跟內衣廣告唯一的差別,大概就是沒有「抖」吧?可是內衣廣告「擠」得很兇,那 NCC 是不是下一個要對內衣廣告開刀?在這件事上頭,我還真的看不出 NCC 有個真正的判斷標準。

除了神奇的 NCC,嘩眾取寵的立委發言更是讓我感到好笑,連「物化女性」這頂高帽子都出現了?

這個口號我個人覺得跟「愛台灣」沒什麼二樣(我自己的想法,自己沒身材露就要阻止人家露,標準的吃不到葡萄說萄萄酸),只要廠商找個身材好的模特兒拍個清涼的廣告,這個帽子一戴,馬上萬劫不復,淪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這跟做什麼壞事,只要一句「哇係愛台灣」,就立刻無罪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個讓人馬上變黑,一個讓人馬上變白,真是左派實用的鬥爭神器啊。

我很討厭自己做不到在那裡講人家的人。這些嘴巴講著物化女性的人,在發言的時候,怎麼不說世界大廠推的女性服飾到化粧用品,無不以纖瘦、胸前豐滿、腰細外加腿長為主要廣告形象,真的講物化,這些廠商不是更嚴重,有種一點的,不要用這些「物化女性」的品牌啊(大概馬上少了很多正式場合可以穿的衣服,也可能要以素顏出來見人)

如果說這話的時候,是位跟志玲姐姐一樣(如果一樣,大概也不會從政吧),又把自己包得緊緊的,才有說服力,以這種形象,似乎不太夠力,反而有種流於說教的感覺(特別是影響下一代的話語一出時,簡直就像個不得志的教官在那裡碎碎唸)

我很想跟這些立委說,不管你們是裝出來的,還是真的擔心下一代,我必需說,現在國小生就已經知道這些東西了(我侄子就是小學生,女朋友之類的話題還常常聊),早點讓他們碰反而可以正確教育,以後反而可以正常一點,一昧地封閉式教育,才會出事的;如果只是裝一副悲天憫人的模樣來嘩眾取寵,那就繼續去騙吧 ...

~題外話

我還有一點感到好奇,一樣的「物化」也有用在男生身上,可曾聽男性立委出來叫過?還是物化這個詞是屬女性專用?不是常講要二性平權嗎,怎麼只有女性在叫?還是這個詞只要一用,就可以把自己轉為弱者?獲取大眾的同情,進而操作群眾情緒?

其實,在自己講出物化女性的同時,不管是氣憤不已還是躲在角落數手指,就已經把自己放在一個「被物化」的角色了,也處在相對低點的角度看事情,與其自怨自憐,埋怨週遭的環境,還不如搞清楚狀況,別出來丟人現眼好一點。

2009-04-06

讓你的 XP 更實用(一)

話說 Windows XP 剛灌完,並不是最佳的狀態,必須再利用一些小技巧來修改設定值,達到最佳化的目的!

Simon 將修改的地方分成幾個部份來做個簡單的說明(純屬經驗分享,實驗前請自己先做完整的備份)

~加快開機的時間

透過 MSconfig 拿掉多餘的開機載入項目

常常會有人嫌電腦開機的時間很久,我自己最常看到的,大多是使用者自己裝了一堆軟體,並讓這些程式平時就常駐在系統裡,看工作列靠近時間那裡,如果圖示愈多,代表著載入的東西愈多。

其實,很多軟體並不需要在開機時載入,需要的時候再開就好了,這個時候,關掉一些伴隨著 Windows 啟動的程式,及常駐程式成了加速最有效的方法,在這裡,Simon 教的是如何去減少電腦開機時載入的程式,這種做法就像把雙面刃,一不小心就會造成一些程式無法使用,請小心使用哦。
  1. 點「開始」->「執行」

  2. 輸入「msconfig」進入「系統設定公用程式」

  3. 在「 啟動」的標籤,把不必要程式的勾勾拿掉

  4. 完成後按「套用」,再重新開機!
* 不確定的程式不可以亂關,以免造成 Windows 錯誤(先試試是否可以在軟體本身取消 常駐,不行再用此方法!)。

更改登錄值

要加速電腦,還有一個更快的方式,就是修改 Windows 登錄值的資料,在這裡 Simon 談的是一些常用登錄值的修改。說真的,這個部份,網路上有許多文件都已經講得有點爛了,但它真的是很實用,所以我還是放上來了,只是加入了我自己的經驗和其他的部份!這個地方做得好的話,系統會明顯地快很多哦,但在做之前,最好是先做登錄檔的備份,以免不小心把系統給「玩死」了
  1. 縮短「關閉處理程序」時等待時間

    a.「開始」->「執行」,輸入「regedit」。

    b. 出現「登錄編輯程式」,尋找 [HKEY_CURRENT_USER]->[Control Panel]->[Desktop],在右邊的視窗中點選「WaitToKillAppTimeout」,按滑鼠右鍵->修改,更改其數值資料成「1000」。

    這個地方會將「關閉處理程序」時間設定成只等待 1 秒(原始設定:20000)。

  2. 縮短「處理程序出錯」時等待的時間

    a. 「開始」->「執行」,輸入「regedit」。

    b. 出現「登錄編輯程式」,尋找 [HKEY_CURRENT_USER]->[Control Panel]->[Desktop],在右邊的視窗中點選「HungAppTimeout」,按滑鼠右鍵->修改,更改其數值資料成「 200」。

    這個部份會將「處理程序出錯」的等待時間改成 0.5 秒(原始設定:5000)

  3. 讓系統自動關閉停止回應的程式

    a. 「開始」->「執行」,輸入「regedit」。

    b. 出現「登錄編輯程式」,尋找 [HKEY_CURRENT_USER]->[Control Panel]->[Desktop],在右邊的視窗中點選「AutoEndTasks」,按滑鼠右鍵->修改,更改其數值資料成「1」(原始設定:0)

    這個地方的功能很常用,主要是讓系統會自動把已經當掉的程式給關掉,免得一直佔用系統資源,看起來又礙眼!

  4. 加快選單顯示速度

    a. 「開始」->「執行」,輸入「regedit」。

    b. 出現「登錄編輯程式」,尋找 [HKEY_CURRENT_USER]->[Control Panel]->[Desktop],在右邊的視窗中點選「MenuShowDelay」,按滑鼠右鍵->修改,更改其數值資料成「100」或更小(原始設定:400);最好不要使用「0」,如此一來只要滑鼠一不小心觸碰到「所有程式」,整條選單就會跑出來,這樣反而成為了另一種不方便!

  5. 縮短等待時間

    a. 「開始」->「執行」,輸入「regedit」。

    b. 出現「登錄編輯程式」,尋找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 在右邊的視窗中點選「WaitToKillServiceTimeout」,按滑鼠右鍵->修改,更改其數值資料成「1000」或更小(原始設定:20000)

  6. 增加開「網路上的芳鄰」分享的速度

    不知道各位用 Windows XP 開「網路上的芳鄰」裡面的共享資料夾時,有沒有發現所花的時間相當的長,這是因為它會檢查其他電腦中的「排定工作」(不知道設計這個幹什麼,M$ 有時候真的有點天才),有時甚至就在那邊停了將近一分鐘才會出現共享的資料夾,讓人等得相當厭煩,在這裡提供一個方法將其檢查的步驟取消!

    a. 「開始」->「執行」,輸入「regedit」。

    b. 出現「登錄編輯程式」,尋找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 Version]->[Explorer]->[RemoteComputer]->[NameSpace] 在此位置之下有一機碼 {D6277990-4C6A-11CF-8D87-00AA0060F5BF},把這組機碼按滑鼠右鍵->刪除,就大功告成了!